
[我问Tech博士]
Tech博士你好,我想和你探讨一个问题。我觉得汽车企业一定会被互联网企业颠覆,因为汽车发展了上百年,汽车企业太不思进取了,只会躺在功劳簿上。就拿无人驾驶来说吧,要不是谷歌造出无人驾驶汽车,估计再过50年汽车还是现在这样。你说是不是?
——期待汽车被互联网颠覆的朝阳群众
[Tech博士说]
通用汽车在60年前能把汽车的未来想得如此靠谱,说汽车企业不思进取,真的是冤枉他们了。当然,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确实是有,视频里所想象的未来是“20年后”,也就是70年代的,可实际上,即使再过40年的现在,关于无人驾驶的这些梦想,还是没能实现,想想真是让人遗憾啊。
当然,这种遗憾并不是因为汽车企业不思进取。实际上,通用、沃尔沃、BBA、丰田等众多车企,都在做着和谷歌类似的事,造出无人驾驶试验车并在实际道路展开测试。
不过,就算上述汽车企业加上谷歌苹果特斯拉,一股脑把自家的无人驾驶汽车推向市场,我们的出行还是没法达到那段视频的程度。
为什么呢?如果从技术路线的角度看,无人驾驶汽车大概可以分成两类,第一类是自主式无人驾驶,也就是把车辆作为独立决策的个体,根据各类传感器对环境进行感知并作出判断。第二类是网联式无人驾驶,也就是车辆和周围环境保持实时的信息交互,由控制中心统一进行协调决策。这个专业的分类,是通用汽车全球研发部电子控制研究院网联汽车高级专家克里斯南和通用汽车中国(微博)科学研究院院长杜江凌告诉我的。
这么看来,通用视频里的无人驾驶其实是第二种。和自主式无人驾驶相比,网联式无人驾驶能够带来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安全性。比如,现在路上很多追尾事故,就是因为前车突然刹车,后车来不及反应造成的。如果有了车与车的通信,当前车即将刹车时,信号就会传到后车,这样就可以实现车速同步降低而避免事故;再比如,如果经过路口的所有车辆都与信号灯之间保持通信,那信号灯就可以根据车流进行实时调整,从而提高通行效率;要是车和手机之间实时通信,在通过路口时车辆和行人都会提前知道对方的存在,避免发生事故。
说到这儿,大概你也想到了,让车和周围几乎一切都联上网,可不是说说这么简单,这可远比造一辆自主式无人驾驶汽车更难。随便列几个任务,都是浩大工程,比如对现有车辆、道路、信号灯等基础设施的改造,比如通信频率、标准的建立,比如信息安全和防范黑客攻击……所以,通用60年前的梦想,到现在还没实现,原因就在这儿了。
不过,进展也是有的。克里斯南告诉我,网联式无人驾驶的第一步——车与车之间的通讯(更专业的说法是V2V)正在逐步实现。就在不久前,通用汽车宣布,明年上市的2017款凯迪拉克CTS(参配、图片、询价) 上将配备V2V技术,实现车与车的通讯。
克里斯南博士还说,预计美国将在2018年强制新车必须装备V2V,欧洲、日本也将出台相关标准。随着越来越多汽车厂商加入,车辆在路上行驶会越来越安全,道路也会越来越畅通。
当然,国内的小伙伴,估计还要继续等(但愿不是再等60年),毕竟人家关于V2V的相关标准都已经建立起来了,我们至今还没确定车车通讯使用哪个波段呢……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上一篇:抱歉,暂无数据
- 下一篇:35亿市值蒸发背后 特斯拉的虚幻与现实